无论中医和西医,都有一套对智力不足或智力减退等的病理认识。两种医学理论各有千秋,可以互补为用,现简介如下:
(一)遗传因素
(二)身体虚弱
前面有关问题中已经谈到过,人的智力是由人身五脏功能以及气、血、精、津等营养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如果因为体力、脑力劳动过度,损伤人体气血津液,或五脏患病,都会使智力受到损害。
(1)思虑过度,伤及心脾:心藏神,脾藏意。思虑过度,损伤心脾,导致智力减退。中医对智力减退的少儿,常常从脾、心论治。
心脾两虚的诊断标准为:消化功能减退,如食少等;神、智降低、减退,如心悸、健忘、恍惚等症状。
(2)阴虚火旺,心肾不交:人体功能正常与否,关系到在上的火、阳能够下行,与在下的水、阴交会;在下的阴、水也要上济于阳、火。这样叫做水火既济,阴阳协调。如果患病、劳伤过度,伤及阴液,则阴无以上承,虚阳就会上浮,出现阴虚火旺现象。中医称“心”为火脏,“肾”为水脏,在下的阴虚,必然要影响到在上的心火,因此,水火不济,又叫做心肾不交。心肾不交的主要症状是:心悸怔忡,烦躁不安,失眠多梦,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等,兼有智力减退,记忆力下降,注意力难以集中,工作效率降低等等。
(3)记诵勤苦,伤及肝血:整天忙于功课,手不释卷,用眼过度,就会损伤肝血。肝开窍于目,目靠肝血滋养;读书苦,伤眼耗血,进而形成肝经亏虚,导致两眼干涩,视物模糊,近视,甚至肝阳上亢,头晕头胀,太阳穴跳痛;肝血不足,智力无以滋养,即会出现行动反应迟缓,不耐思考,烦躁易怒等智力减退现象。